2012-04-21

【第一財經日報2012-04-21】巴菲特:最賺錢的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

巴菲特:最賺錢的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2012-04-21 03:44:12   Blog談新聞 上則 下則 現在國內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其投資操作無非是尋找被市場過於低估的股票,然后大量買入建倉,等待市場修正估值后,股價上漲而回歸於接近或超過內在價值水平,就賣出股票兌現盈利。 可是很多時候,市場并不配合。在熊市,股價遲遲不漲,讓你等到花兒也謝了,你的投資人都要贖回了,股價也沒有回歸於價值。有牛市,股價遲遲不跌,讓你等到花兒也謝了,你的資金閑置好久了,也找不到過於低估的好股票。 電影《鐵人》王進喜有句名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1958年,巴菲特28歲,也是他開始做投資合伙企業類型的私募基金的第三年,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等待市場給你股價回歸價值的機會,不如自己創造機會,就是大量買入成為價值過於低估類股票的第一大股東,主導公司重組,或者賣給其他愿意收購這家公司的大公司。看來做股票不如做大股東,做賭客不如做大莊家,也許這可以給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一些啟發。 巴菲特在1958年致合伙人的信中,破例講述了自己的第一大重倉股投資: “為了便於各位合伙人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投資方法,我在這里要回顧我們1958年的一個具體投資實例。1958年,我在信中提到,我們的第一大重倉股,在我管理的各個投資合伙企業的組合中占比高達10%到20%。我還指出,如果這只股票價格出現下跌或保持相對平穩,反而對我們更加有利,因為這樣能使我們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更多股票建立更高的倉位。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牛市中,重倉這樣一只股票可能會阻礙我們取得相對於市場的業績領先水平。” “這只股票就是位於新澤西州尤因市的共富銀行(CommonwealthTrustCo.ofUnionCity)。在我們開始買入時,我保守地估計這家銀行的內在價值約為每股125美元。然而,由於某種原因,盡管這家銀行每股收益10美元,卻一分錢也不分配現金股利,而這正是導致這只股票股價低迷只有每股50美元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就有機會以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這樣一家有相當強大的盈利能力而且管理相當好的銀行。這家銀行的管理層對我們這個新股東非常友好,看起來這只股票投資最終出現投資虧損的可能性極小。” “共富銀行的資產總額約為5000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奧馬哈市的FirstNational銀行或者U.S.National銀行資產總額的一半。一家大銀行持有其25.5%的股份,而且多年來一直希望把共富銀行合并掉。但是由於個人原因導致兩家銀行一直未能進行合并,不過有證據表明這種情況并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未來肯定會合并。總的來說,我們對共富銀行的股票投資三大優點集於一身:一是具有非常強大的風險防御能力;二是公司的內在價值以令人滿意的增長率穩定增長;三是有證據表明最終公司的內在價值將會充分釋放出來,不管是在未來一年還是在十年之內。如果說是10年之內,那么這家銀行股票的內在價值將會增長到相當高的水平,比如說,可能是每股250美元。” “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成功地買入了這家銀行約12%的股份,平均買入成本約每股51美元。顯然,如果這只股票的市場價格繼續半死不活保持靜止不動,對我們來說更加有利。隨著我們持股的規模不斷加大,其價值也不斷提高,尤其是我們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而擁有足夠多的投票權保證任何合并提案都必須征求我們的意見。” “不幸的是,我們在買入這只股票的時候遇到了一些競爭,結果競相買入導致股價格上漲到了每股65美元,在這個價位上我們既不愿意買入也不愿意賣出。對於這類交易很不活躍的股票來說,買入股份數量非常小的買單引發其股價大幅變動。這也可以讓大家明白,不要‘泄露’任何一點我們的持股信息是多么重要。” “1958年后期,我們成功地找到了另外一個非常好的股票,我們能夠以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價格大量買入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因此,我們以每股約80美元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整體賣出了我們持有的所有共富銀行股票,盡管這個大宗交易價格較當時的市場行情低了大約20%。” “很明顯,我們本來也可以選擇繼續耐心持有我們每股50美元買入的這家銀行股票,繼續一點一點地買入,盡管可能因此會讓我們1958年相對於市場的業績看起來差多了,我仍然會對這種投資於價值低估類股票的策略非常滿意。1958年我們之所以選擇賣出共富銀行股票兌現盈利,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偶然的原因造成的。因此,用任何單一年份的短期投資業績作為依據來推測我們未來的長期投資業績,其作用非常有限。可是,我相信投資於價值過於低估而且防御性良好的股票是最有把握獲得證券投資長期盈利的投資之道。” “另外,我想指出的是,以每股80美元買入我們賣出的Commonwealth銀行股票的投資者未來幾年也能夠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率。但是,這家銀行股票的股價在每股80美元時相對於每股內在價值135美元而言的低估程度,和股價在每股50美元時相對於當時每股內在價值125美元而言的低估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對我來說,看起來賣出共富銀行把它替換成另一只股票可以更高效地運用我們的資本。我在新的重倉股上投資的規模比共富銀行還要大,大約占到各家合伙企業資產總額的25%。雖然其內在價值被低估的程度并不高於(甚至低於其中一些)我們持有的很多其他股票,但是,我們卻是第一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在很多時候能夠使我們在確定修正股票市場價格低估程度需要的時間長短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地位。對於這只特別的第一大重倉股,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在我們持股期間其業績表現將會超過同期的道瓊斯指數。” 請大家注意,巴菲特寧愿以比市價低20%的價格賣出共富銀行,去建倉另外一只低估程度更小的股票,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能夠大量買入成為第一大股東。他解釋說,成為第一大股東,就能夠主導公司,創造自己掌握的套利機會。 “股票市場的價格水平越高,價值過於浮估的股票就越少,現在我發現,想要找到相當多具有吸引力的價值低估類股票,難度大多了。我寧愿把更多的資金配置到套利類股票上面,但是要找到合適的套利類股票更是非常困難。因此,我希望盡最大的可能,爭取大量買入幾只價值低估類的股票,成為第一大股東,從而創造出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套利類股票投資機會。”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現在的私募基金,與其跟在別人后面炒,不如自己在A股,尤其是在港股和美股市場,尋找一些盤子小市值規模小的小盤股,大量買入,成為第一大股東,然后主導公司進行業務重組、資產重組,甚至可以把公司與行業內的大公司合并,從而釋發其潛在的內在價值,獲得巨額的投資回報。 炒短線,如同小賭客。機構做套利類投資,如同大玩家,抓住贏面很大的機會大賺一把。而成為第一大股東做控制類投資,如同開賭場,幾乎可以說穩賺不賠。想想看,你天天炒來炒去的股票,復權回去,公司第一大控股股東最初以1元錢一股認購,現在賺了多少倍?記住,賺錢最多的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所以巴菲特的投資名言是:你買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而巴菲特最喜歡的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整體收購公司是巴菲特最主要的盈利來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