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5

【鉅亨網2011-01-24】張曉東 價值信徒 長跑健將

張曉東 價值信徒 長跑健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11-01-24 09:32:01 網友評論 0條 我來說兩句 Blog談新聞 上則 下則

張曉東,美國多米尼克學院亞太政治經濟碩士和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學士,18年證券從業經驗,國海富蘭克林基金首席基金經理。現任國富彈性市值基金和國富深化價值基金基金經理。曾任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公司(香港)董事,創立并管理中信資本大中華基金;美國紐堡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經理,創立并管理紐堡大中華基金;中歐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前身)中方院長助理。

在A股市場耕耘六年,國海富蘭克林首席基金經理張曉東以良好業績向外界展示了投資“長跑健將”的形象:晨星數據顯示,至2010年底的四年半時間里,他給國富彈性基金的投資者帶來283.23%的總回報,這一回報率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被晨星評為三年期五星級基金;他從2008年7月起掌管的另一只基金國富價值創造了83.85%的總回報率,排名居股票型基金前8%。

除穩健業績之外,張曉東的鮮明風格與獨特個性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多年來堅守價值投資理念;一直實踐著大量閱讀、第一線拜訪公司和獨立判斷的工作方式;深入體察社會以擴大自己的投資視界……

先觀社會 再言投資

與張曉東交談,會感受到他思維的發散和視野的開闊,所談絕不會局限於投資,而是延伸到生活、內心以及社會。他的氣質更像一位抱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學者,在交流投資之余,愿意與聽者分享他對當下社會的求索與認識。

事實上,在30歲踏入資產管理行業之前,這位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的畢業生,一心想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曾經下過棉紡廠實習,做過政府培訓班的管理者、會計學教師,在彩電企業做過銷售,并把彩電貿易做到了非洲和中東。而碩士階段研習亞太政治經濟的經歷,也讓他一直對國際政治經濟大格局的發展演變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他說,業內都了解自己選股思路是“自下而上”,但其實更多時候他思考的是“自上而下”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這種思考不見得馬上會落實到具體的投資機會上,但卻影響著他對行業和公司選擇的長期決策,是提升投資境界的必修課。

美國股市過去十年的投資回報為負(標普500指數2000到2010年下跌13%,不計入分紅),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基金經理表現不錯,原因正是由於這些人始終關心整個社會政治、經濟的深層次問題。張曉東關注的范圍也非常廣泛和深刻,不僅僅是2011年的問題,而是更為長遠的趨勢;不僅僅牽涉投資,而是囊括了社會的諸多方面,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例如中國會否因收入分配不均而導致經濟發展受挫,像拉美國家一樣徘徊不前,人均GDP難以從目前的3000美元躍升至10000美元;中國會否因與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差異而造成它們的共同提防,難以和平崛起。張曉東認為,像這種自上而下的考察,如同登高望遠,能使自己的投資視野更為寬廣。

也正是懷著一顆對社會的關切之心,張曉東會在業余時間做一些看似與投資無關的事情,只是為了傾聽這個社會最直觀的聲音,觸摸這個時代最真實的脈搏。2010年四、五月間,他就曾在安徽鄉村進行過一次農村調研,以更為深入地了解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體會中國的城鎮化如何與農村建設聯系起來。

一方面是親身觀察,另一方面則是廣泛涉獵。在張曉東的書架上,不乏當代政治、經濟、科技、藝術、旅遊甚至是時尚等領域的書籍。他也表示,喜歡獨處的自己與業內的私下交流很少,因而擁有較多的個人閱讀和思考時間。除了讀書之外,他會翻閱大量的報章,包括財經和各行業專業刊物以及都市生活報導,通過大量閱讀和實地考察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

張曉東表示,這種做法其實是深受巴菲特的影響。“巴菲特的公司總部就13個人,研究員很少,所以巴菲特的投資主要依靠大量的閱讀。我向巴菲特學習,也是通過大量閱讀和對社會的體察來作出自己的投資判斷”。

多年來積累的閱歷也讓他能夠更為容易地發現一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優質公司。一直以來,他采取的選股方法是“3G選股法”,即“Good business”、“Good people”和“Good price”。這種做法聽上去并無十分特別之處,但顯然,考驗基金經理功力的是如何甄別和判斷什么才是好的生意和經理人,這仍然要建立在閱歷和悟性上。

堅守價值 逆向而為

投資風格深受巴菲特影響的張曉東,一直以來秉承價值投資理念行走資本市場。他說,無論是國海富蘭克林的公司理念還是自己的個人理念,都是穩健為先,注重長期業績,不會因為短期業績排名的壓力而被市場趨勢所裹挾。這些年他的投資理念經受了市場的考驗,沒有動搖。

張曉東把自己的投資風格歸納為不爭第一、不熟不做、偏重優質、估值第一、長期持有、相對集中,此前這被媒體貼切地命名為“六脈神劍”。多年來,任憑市場牛熊更迭、風云變幻,他一直遵循著這一套價值觀和方法論。

拿2010年來說,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結構性行情,諸多基金一邊倒地重押消費和新興產業,但張曉東采取的仍然是有攻有防的操作策略,組合中有大消費和新興產業,但也在適當的時候配置了一些周期類行業。從當年來看,根據晨星數據,國富彈性和國富價值分別取得了4.86%和10.56%的收益,在可比的230只基金中排名第80位(前1/3)和第44位(前1/5)。如果單論這一年,業績并不十分耀眼,但張曉東認識到,“如果我總是想著第1名的話,那么2010年全部配中小盤個股,2011年開年就可能會排在最後,對於投資者來說,基金業績大幅波動就是風險。”在他看來,投資是場馬拉松比賽,不一定要每年都是領跑者,只要每年都保持在前1/2的位置,3年下來就是前1/8,甚至有希望進入前10%,那么這就是一只五星級基金。他管理的兩只基金自成立以來各自在同類股票型基金中名列前4%和前8%,非常靠前。而談到長期持有和相對集中,他表示,自己管理的兩只基金2010年換手率僅在130%左右,投資組合中的股票通常少於35只。

這種不改初衷的堅持,讓張曉東能夠在市場喧囂中作出冷靜的獨立判斷,也因此常有與多數人不同的逆向投資決策產生。2010年11月和12月,在房地產調控未見放松、市場仍在猶豫和觀望的情況下,他開始重配地產,自己管理的兩只基金分別配到了16%和18%的比例,這在公募基金中相當少見。張曉東分析認為,在高通脹、負利率的背景下,盡管面臨政策的調控,房地產市場仍然是資金重要的流向之一,而自己之所以重拳出擊地產股,是因為判斷房產稅的力度很可能低於預期,從而引發地產股的上漲。如今回頭來看,這是一個有效的決策,地產股在歲末年初走出了一波行情。目前張曉東雖然逢高減持了一部分地產股,但配置比例仍然較高。

當然,張曉東的組合中也有市場上的一些明星個股,但他強調,自己和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做法仍有所不同,跟隨市場概念或趨勢的人或許只是蜻蜓點水地拿一些,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撤出,而自己則是經過充分研究之后重拳出擊,因此最終效果并不比別人差。

談及2011年的市場,張曉東笑言:“我最喜歡這樣的市場,因為這樣的市場比拼的就是自下而上的選股能力。大消費和新興產業估值偏高,而周期類行業又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2011年看不到整體趨勢,但是不缺乏投資機會,而這些機會要靠真功夫才能挖掘和把握。”

倡導健康 兼濟行業

從業多年,張曉東對於基金行業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也有著深刻的思索。更為重要的是,在投資之外,他正在身體力行做一些事情,希望能推動這個行業的些許改變。

除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首席基金經理之外,他特別提到了自己的另外兩個身份,一是公司的職代會主席,二是剛發起的上海基金業戶外活動俱樂部的組織者,正策劃著5月份在內蒙古3天80公里的沙漠徒步旅行。

作為公司職代會主席以及投研部門的創始人之一,張曉東對於公募基金業人才外流現象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多年來一直以自己的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部門的文化。他說,國海富蘭克林的基金經理團隊非常穩定,是因為形成了一套文化體系:一是充分授權,投資決策完全扁平化,基金經理得到了100%的授權,倉位、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遭遇總經理、投決會和投資總監的干預。基金經理可主動買入某只個股達基金凈值的7%,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批準,而自由度不夠正是很多基金經理“公轉私”的原因;二是平等相處,某個人在部門得到尊重或者提升,并不是因為年齡或者資歷,而是因為人品或者業績。作為公司職代會主席,張曉東說,他致力於推廣這種自由、平等的公司文化,希望員工能受到尊重和保護。更為具體一些,他不認同末位淘汰等負面激勵方法,而主張通過正面激勵的方法激發大家的積極性;他也不認同設立雙基金經理(除混合基金外),盡管這可以使跳槽帶來的業務銜接更順利,但這種做法會導致基金經理缺乏安全感,而優秀的公司文化應當給人安全感。

在公司之外,張曉東也希望能為整個行業做點什么,最近他思考得比較多的是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問題。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十分簡單健康:大量時間用於閱讀;周一到周五晚上以及周末幾乎沒有應酬;沒有買汽車,坐地鐵或騎著自行車與朋友見面;在市場大跌的日子并不會糾結於盤面,而是早點入睡,第二天早早起床。但他同時也意識到,因為承受著較大的投資壓力,基金行業中不少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工作中也免不了焦慮不安的情緒。因此,作為上海基金業戶外俱樂部的組織者,他正在籌劃俱樂部的首次活動——4月底5月初的沙漠徒步旅行,以此推廣健康投資和健康生活的理念。這次活動行程安排為3天80公里,參與者以上海幾家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員為主,預計會有近30人參加。“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的身體素質,推廣健康樂觀、勇於探索、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張曉東表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