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1

【工商時報2010-07-31】巴菲特管理哲學-記取失敗經驗效法成功模式

巴菲特管理哲學-記取失敗經驗效法成功模式
2010-07-3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我犯過很多錯誤,未來也還可能犯更多的錯。這是商場遊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要確保瑕不掩瑜。」               -巴菲特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巴菲特也不例外。錯誤是生命風景的一部分,無法迴避。該謹記在心的是,生命中的成功必須大於失誤。如果這個等式倒過來,那我們就有麻煩了。

 巴菲特的錯誤包括高價收購美國航空(當時名為USAir)和康菲石油公司;買進一家業績衰退的公司-藍籌印花公司;以及沒有適時買進正確的收購標的-例如他起初有注意到的首都城市廣播公司。在用人方面,他也出過一些嚴重的錯誤:他雇用自己經營旗下的保險事業(事實證明這是個壞主意);在經營登普斯特機械製造公司方面,巴菲特第一個雇用的經理是個失敗者,第二個才是贏家。儘管如此,巴菲特最後還是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巴菲特面對和處理自己的錯誤的方式,讓他在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他從錯誤中學習,但不會因此無法自拔。許多人沉溺在自己的錯誤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未能拿這些心力去想辦法賺錢和享受人生。

 錯誤是過去的一部分,應該記取教訓。巴菲特說,等待你去賺的財富都在未來,過去的就該留在過去。

 年輕的經理人往往以為唯有靠著原創性的點子或創意天才,才能出類拔萃-這是他們最嚴重的錯誤之一。這些了不起的點子往往令他們犯下代價沉重的愚蠢錯誤。

 相信已獲事實證明的事物

 「無須凡事都自己重頭開始思索。牛頓曾說:『如果說我看到的世界更寬廣,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沒有什麼不對。」

 -巴菲特

 巴菲特發現,在商場上和生活之中,經過事實考驗且證明可行的點子,才是最棒的點子,失敗的機會幾乎是零。這些經過考驗的想法從何而來?它們都是來自其他已經成功地付諸實現的個人和企業。

 我們透過對成功企業的研究,可以得到好幾十種怎樣做對事情的點子;而對不成功的企業的研究,則可從中了解要出錯有多麼容易。

 偉大的爵士音樂家邁爾斯.戴維斯曾經說過:「樂師用借的,偉大的藝術家則用偷的。」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卓越的商業經理人。如果我們注意到某個很了不起的想法,應該偷走、並立即派上用場。我們在哪裡可以發現這些很棒的想法?這是透過對競爭對手的研究,了解他們哪些事做得對,哪些事情做錯。

 羅絲.布朗金在1930年代創立了內布拉斯加家具店,她從俄羅斯帶來了加量打折的簡單商品概念,並在店裡實施。當地已有規模的店家拒絕打折,羅絲搶走他們大量的生意;後來當地商家甚至告她不公平貿易。她的辯護很簡單,其他商家錢收得太多。法官裁決羅絲勝訴,第2天還和他的妻子到羅絲的店裡為家中添購地毯。折扣不是羅絲發明的,而是借用俄國商人的點子,並藉此於她在美國的新家鄉賺錢。

 傑克.林沃爾特(Jack Ringwalt)在巴菲特的家鄉奧馬哈擁有並經營一家名為國家保險公司的小保險公司。傑克的經營眼光獨到,非常注重成本,對承保紀律十分堅持:只有在確保能賺錢的情況下,他才願意承保。如果費率下降,他乾脆不承保,即使這意味會讓公司人力閒置也在所不惜。他有能力負擔,因為公司在時機好的時候已累積足夠的資本盈餘。他曾經這樣告訴巴菲特:「天底下沒有壞的風險,只有不好的費率。」傑克靠著這樣的經營理念致富。當巴菲特買下國家保險公司之後,不但繼續奉守傑克承保紀律的理念,更在他至今投資的每一家保險公司都奉行不悖。波克夏公司原本不過是在奧馬哈一家小型的保險公司,但靠著承保紀律的原則,日漸成長,而至躋身全世界最龐大的保險公司之列。

 你不必親自登上珠穆朗瑪峰頂,才知道它很高,要找到偉大的經理人,或發掘經營得有聲有色的事業,你也無須身為天才。但當你一旦找到這樣的事業和人才,就必須留意這些專業人士如何做事、並從中學習。這些方法對巴菲特有效,對你們也是如此。         (摘自本書〈STEP 5〉)

沒有留言: